俊仲号|白瓷茶具组·特别定制,匠心工艺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俊仲号|白瓷茶具组·特别定制,匠心工艺

  中国瓷器,闻名于世,在英文中“中国”叫做“China”,开头C字母小写,即“china”,则是瓷器的意思,古时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。中国瓷器不拘一格,讲究百花齐放,特别是陶瓷茶具,各种形制、各种款式的茶具,都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,成为了中国古代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  

  中国人从古至今喜好饮茶,对于茶具的使用更是讲究,古人饮茶更崇尚青瓷茶具,主要有两个原因:

  其一,出现的时间早晚。白瓷比青瓷晚出现了400多年,在北齐之前,中国的瓷器以青瓷为主。这是为什么呢?这与窑烧技术有很大的关系,二者相比之下,白瓷的烧制难度更大,瓷器的颜色,主要是由瓷胎中的铁元素含量决定的。瓷胎含铁量越高,瓷器的颜色就越深。白瓷瓷胎的含铁量非常低,在1%以内。

  

  据《陶瓷工艺的历史发展》记录:“在高温下,铁含量1-3%左右呈现出青绿色,再提高3-5%左右逐渐呈褐色,到5%以上则成米黄色或深褐色。”所以,再看铁含量1%以内的白瓷,就会发现与原始青瓷比起来,它完全可以说是陶瓷工艺的一次大进步。

  其二,与制茶技术有关。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提到了“邢不如越”的观点,导致之后人们在选择茶具时都追捧越窑青瓷,把邢窑白瓷打入“第二流”。这真的是一个天大的误解,纯属于断章取义,完整的章句是这样的:“若邢瓷类银,越瓷类玉,邢不如越一也;若邢瓷类雪,则越瓷类冰,邢不如越二也;邢瓷白而茶色丹,越瓷青而茶色绿,邢不如越三也。”

  

  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,句中一直都在强调颜色这个问题,尤其是最后一句“邢瓷白而茶色丹,越瓷青而茶色绿,邢不如越三也”为什么陆羽会这样说呢?唐代的时候,中国还没有六大茶类,以饮绿茶为主,而且讲究汤色绿的品质好。因此,笔者认为陆羽只是将二者对比,并没有贬低白瓷的意思。更何况《茶经》后文中还有“越州瓷、岳瓷皆青,青则益茶。茶作白红之色,邢州瓷白,茶色红;寿州瓷黄,茶色紫;洪州瓷褐,茶色黑,悉不宜茶”。

  

  接受新事物需要时间和过程,再结合当时的饮茶习惯,所以古时青瓷茶具更盛行。其实,自北齐白瓷问世,经过隋代的发展,至唐代时陶瓷已形成“南青北白”的分布局面,可谓分庭抗礼。

  如今六大茶类齐聚,白瓷具有“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罄”的特征,而且色泽洁白,最能反映出茶汤色泽,传热、保温性能适中,加之色彩缤纷,造型各异,堪称饮茶器具之珍品。好茶配好器,一杯甜美的茶汤足以让你与天地交流,与自然通灵,因此俊仲号特别定制了整套白瓷茶具,为茶友提供品茶、观赏的最佳茶具选择。

  

  俊仲号特别定制白瓷茶具组合套装由盖碗、公道杯、品茗杯(6个)、滤网组成。外形简洁美观,以俊仲号品牌标志加以装饰,杯壁洁白无暇似明月。盖碗包容性极强,可冲泡六大茶类,此款盖碗特别设计了外观造型,形美且提高了隔热性能,比起普通盖碗,不易烫手,冲泡更加安全,品茗杯拿在手中更光润舒适。

  白瓷茶具在中国茶文化里的地位丝毫不逊色于其他陶瓷茶具,古有诗人杜甫称赞大邑窑白瓷:“大邑烧瓷轻且坚,扣如哀玉锦城传。君家白碗胜霜雪,急送茅斋也可怜。”在诗里,杜甫认为白瓷“轻且坚”、“胜霜雪”,到如今白瓷茶具的广泛运用,也证明了其实用性、普遍性、观赏性。所以,爱茶之人,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它呢?